步入1月中下旬,地处东北腹地的吉林省大安市烧锅镇迎来了全年中最冷的时节,虽然窗外旷野是一幅天寒地冻的景象,但烧锅镇的农民心中是暖暖的。究其原因,不仅有春节临近的喜悦,更是因为去年烧锅镇获得了一个新工具,掌握了一种新技能,切实守护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近日,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烧锅镇的多名玉米种植户可以杠杆的股票软件,大家纷纷提到了玉米“保险+期货”收入险,并对其赞不绝口。
“保险+期货”收入险托底种粮无忧
吴万荣,家住烧锅镇新建村,有着幸福的五口之家。“我儿子是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我们老两口和儿媳妇也都在农机合作社上班,我们可爱的孙子还在上学。”他言语间难掩幸福之情。
吴万荣今年46岁,有着近三十年的玉米种植经验,不过还是有些事情让他担心。“我们种玉米的,最怕的就是遇到天气灾害影响产量。还有就是担心价格过低,即便丰收了可能也赚得不多。近两年玉米行情不是很好,我们的收入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所以会对价格关注得多一些。”吴万荣告诉记者。
去年,吴万荣种了60多垧地,却不幸在7月遭遇了一场两天两夜的强降雨突袭,让他家的玉米地受了涝灾,一垧地的玉米产量只有约一万斤多一点,而正常年份产量是一万七八千斤,如2020年风调雨顺时的最高产量甚至达到过两万四五千斤。再加上2024年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由2023年的一块多钱一斤跌至八毛多钱一斤,这可急坏了吴万荣,“现在想想幸亏有玉米收入险托底,才让我的收入才有了保障”。他感叹道。
据记者了解,去年吴万荣的60多垧地都参加了玉米“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最终赔付了4万多元。“刚开始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人过来宣讲,我心里还有些犯嘀咕,后来村支书和村会计也跟他们一块过来讲,说除了能保产量还能保价格。我想村委会宣传的事儿应该靠谱,详细了解后觉得确实有帮助,于是就报名参加了。”谈及参与“保险+期货”后的感受,吴万荣告诉记者,“保险+期货”收入险比别的保险都强,以后就认准了它,如果今年这个保险还可以参加的话,他的100多垧玉米准备全部投保。
“我家的地不是特别的肥沃,2024年我们这里的玉米产量还行,没涝灾的地方一垧地的玉米产量能达到一万五千斤左右,跟往年基本持平。”在烧锅镇新平村,同样有着三十多年玉米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范起东告诉记者。
但是提及去年的玉米行情,范起东摇了摇头:“去年秋收开秤那会,平均价格比2023年一斤掉了两毛多钱,当时我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因为大概算了算,我的130多垧玉米跟2023年相比可能要少卖30多万元。如果不是有收入险给予了一部分赔付,我去年的损失就太大了!”
范起东告诉记者,他感觉玉米“保险+期货”收入险特别好,提供的保障十分全面。大多数保险只能保成本或者基础产量,如果没有“保险+期货”收入险的话,碰到去年这种丰产但是卖不上价的年份,农户们只能干着急。
“我们同村的人今年有不少来问我去年参保的情况,听我一说他们再一对比,尤其是得知还能规避跌价的风险后,他们都喊着一定要参加。”范起东告诉记者。
上述大家口口相传的就是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支持开展的吉林省大安市“保险+期货”玉米收入险项目。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保费395.36万元,单位保险金额为1200元/亩,保险期限为2024年6月30日—9月30日,共覆盖玉米种植面积7万亩。在大商所等多方支持下,农户仅需自缴18%的保费,可谓是“小成本,大保障”。
农户从“不敢碰”到“玩得转”
对于东北“黑土地”,东证期货衍生品市场部负责人温娜有着很深的感情。她告诉记者,东证期货从2016年就开始在东北深耕“保险+期货”的推广和应用,多年来始终坚持把服务农民作为首要目标,对农民朋友们有着特殊的情谊。
项目初期,宣传工作是重中之重。温娜表示,为了确保农户能够充分理解“保险+期货”收入险的运作机制及其带来的帮助,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联合行动,通过组织培训会、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农村一线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动员,特别是要把复杂的金融知识变成农户们能听得懂的“乡土话”。
“当地农民都是第一次参加‘保险+期货’收入险,之前对期货更是一无所知。为此,我们给他们播放交易所还有我们自己做的各种宣传小视频,然后再作讲解,大家才逐渐地对‘保险+期货’收入险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乡镇农经站的工作人员以及村支书、村会计的宣传,农户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白城中心支公司农险经理柏建龙告诉记者。
为了教会农户用手机查看期货价格,项目工作人员将自己的手机当成了教学专用机,农户们一点点对照着学,甚至还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上贴满了标注,慢慢地从最初的“不敢碰”逐渐进化到了“玩得转”。到了项目最后的理赔环节,当赔付款一笔笔打入农户账户时,其中一位老农激动地逢人便说,“这真是咱农民的好保险!今年过春节能多购置点新东西了。”听到老乡们的认可,温娜说感觉很有成就感。
“农户们对玉米‘保险+期货’收入险很满意,今年有不少农户主动找到我们问这个项目,想看看今年还能不能参加。”柏建龙告诉记者,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去年参加过的,还有一部分是去年没参加,在听到大家口耳相传后,今年也都十分想参加。“村里一家合作社的主任去年不愿意参加,后来他家的玉米因为受灾减产了,再加上玉米价格下跌,去年没赚到钱。看到村支书和村会计都因参加了这个收入险而受益,于是今年他便主动去找到他们,问什么时间开始做,他也要参加。”他举例道。
“农民从最初的‘这是啥新鲜玩意儿?’到‘哦,原来能保障我们的收入啊,真是’好东西‘,主动找到我们项目工作人员沟通今年是否还可以参与,甚至一些种粮大户已经把’保险+期货收入险作为种植规划的一部分,这充分说明了大家的认可。”在温娜看来,“保险+期货”收入险不影响农户的日常劳作,但能在关键时刻为农户“遮风挡雨”,特别是能让农户们在面对市场的不利变化时,不用再孤军奋战、看天吃饭,这是“保险+期货”收入险最大的意义。
采访中,吉林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近年来“保险+期货”业务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金融行业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实体经济的有益探索。吉林省是玉米优势产区,开展玉米“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具有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意义。下一步,吉林证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宗旨,持续推动“保险+期货”业务深入开展。
据记者了解,春节前这段时间,烧锅镇的农户们没有闲着,除了收拾屋子置办年货准备过大年外可以杠杆的股票软件,还忙着修理农机、选种子、看农药和化肥,为开春的春耕做准备。“‘保险+期货’收入险给我增添了不少信心和底气,我打算开春后再多种一些玉米,有好的新品种也要试试看,年前就要动起来准备干喽。” 范起东乐呵呵地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炒股配资门户_专业股票配资查询_专业炒股配资杠杆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