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2024.1.1至2024.10.31基础化工(CI005006)下跌0.76%,在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2名。同期沪深300/中证500分别上涨14.90%/ 9.09%,基础化工相对沪深300/中证5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5.67%/ -9.85%。2024年Q1-3基础化工指数下跌后有所反弹巴中股票配资,总体与两大指数走势共振。九月以来受央行及证监会等政策的影响随大盘反弹,而后受行业景气仍在下行的影响,整体表现不佳。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整体表现为“旺季不旺”,但在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预期叠加海外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的影响下,基础化工行业或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
年初以来资本市场经历诸多里程碑事件,新“国九条”落地、系列改革政策、创新工具支持、交投历史新高、ETF超越主动,从“现象”看“内核”,关注政策的“表”与背后的“里”,资本市场底层逻辑已发生变化。目前监管层正自上而下建立重视投资功能的新生态,打造资金-投资-资产的正向循环,是与以往不同的崭新模式。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中介,政策向好奠定行业经营底部基础。经纪/两融放量、投资弹性、并购业务增长,预计25年将有较好的利润弹性。行业估值处历史中位、公募仓位有提升空间,建议关注优质龙头、并购重组主题、经纪与投资业绩弹性更强等公司的配置机遇。
编者按:2024渐行渐远,2025源源而来。各行业如何应变局,如何开新局?中新经纬广邀经济学者,梳理过去关键事件,展望新年潜在机遇,以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新经纬1月4日电 题:基金市场风格或将开启多元化新篇章
作者 杨德龙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回首2024年,基金行业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和趋势变化。
固定收益类产品发行独占鳌头,成为市场一大亮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固收类产品担纲份额增长的主力,占开放式基金总体份额的比重为73%。在市场波动与投资者寻求稳健回报的双重驱动下,这类产品凭借相对稳定的收益特性,吸引了大批资金涌入,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提供了“压舱石”的保障。
权益类基金领域中,指数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异军突起,备受投资者青睐。今年以来,股票型ETF贡献了绝大部分规模增量,跟踪沪深300等宽基指数的ETF产品“吸金”效果显著。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两市共有833只股票型ETF,份额连续九个月净增持。资产净值也在稳步增加,股票型ETF较年初增加1.49万亿元。
投资者对指数ETF的热情高涨,使得被动基金的市场占比急剧攀升,与之相对的主动型基金占比则有所下滑。这一趋势背后,反映出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指数投资的高效、低成本以及对市场大势的精准跟踪。例如,在科技板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科技类指数ETF如华夏科创50ETF等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其规模迅速增长,为投资者分享科技板块的成长红利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从基金的投资策略来看,2024年“哑铃策略”凭借其独特优势,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便至少有12家基金公司采取“哑铃策略”。据报道,有基金公司在防御端实现超额收益近300个百分点,在进攻端拥有多只TMT主题基金,在相关板块走强时表现突出。
哑铃策略在投资组合中,同时配置两类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资产,就像哑铃的两端。一端是相对稳定、风险较低、收益较为固定的资产,能够为投资组合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一定的基础收益,在市场波动较大时起到保值的作用。而另一端则是高弹性资产,这类资产的价格波动较大,在市场行情向好、经济增长强劲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增长。采用此策略,可通过配置高股息资产获得比较稳定的回报,配置高弹性品种获得较好的业绩表现,由此实现进可攻退可守。
展望2025年,基金的市场风格将开启多元化新篇章。
传统红利板块根基深厚,基于其稳定的盈利与分红模式,在新的一年仍有望延续良好表现,持续为投资者输送红利。一些大型蓝筹股企业多年来保持着稳定的分红政策,即使在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也能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可观的股息收益。在经济增长相对平稳的时期,这些传统红利板块的企业凭借其稳定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将继续受到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的青睐。
新兴经济板块也孕育着诸多投资良机,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或将成为市场焦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渐落地,相关企业的业绩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此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也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为基金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传统白马股凭借深厚的品牌底蕴、扎实的业绩根基,在经历市场打磨后,也将在轮动行情中觅得发光发热的契机。例如,白酒行业的白马股,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经历了市场的波动,但由于其品牌优势和稳定的业绩增长,仍然是市场上的优质资产。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这些传统白马股有望在市场轮动中重新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实现估值的修复和提升。
可以预见,2025年经济基本面将会向好,稳经济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系列经济数据有望逐步上扬。宏观经济的转变将为股市注入动力,为基金行业开辟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谢婧雯巴中股票配资